白屏三秒,客户直接关网页,老板却让我继续加新功能,谁懂?
2023 年 Stack Overflow 报告甩脸:Astro 使用量翻三倍,Next.js 14上线“部分预渲染”,Google 把 LCP 红线再收紧。
一句话,靠 JS 堆出来的花哨 SPA 正在被杀价,HTML优先重新成为甲方爸爸。
我去年亲手埋的雷,我自己拆。
项目用 React 做管理后台,打包后 1.8 M,首屏空转 2.9 秒,SEO收不到流量,广告费烧得比工资快。
老板一句“体验优化”,我连续两周调 Webpack,拆包、懒加载、SSR全上,只降了 0.4 秒,人快废了。
后来把顶部导航、文章列表直接静态丢 Astro,组件里只保留“点赞”那一小块React,构建体积掉到 280 K,LCP 从 3.2 秒干到 1.1 秒,服务器 CPU直接腰斩。
最骚的是,Google 搜索曝光一周后涨了38%,老板以为我买了量,其实我就删了代码。
为什么突然大家不卷框架了?
因为流量红利没了,用户比你还懒,三秒打不开就拜拜,SEO排名掉一点,真金白银就蒸发。
Google 把 LCP 卡死到 2.5 秒,SPA要达标就得堆更多代码,越堆越慢,死循环。
Astro、HTMX 这帮工具看明白:先给纯 HTML,让浏览器立刻有东西可画,JS按按钮再上车,体验反而顺。
Shopify 把商家后台重写成 HTML优先,日活几十万,卡顿投诉直接砍半;Enhance做的政府系统几百个模块,照样秒开。
说明不是玩具,是真能上生产。
技能树也被迫回档。
以前面试问“React 生命周期”,现在问“你用哪个语义化标签做面包屑”。
不会写 `<article>`、`<nav>`,全靠 div叠积木,面试官直接皱眉。
CSS 容器查询、`:has()` 伪类一出,很多响应式 JS逻辑直接退休,样式写得好,脚本少一半。
最香的是,不用天天追 Vite、Babel 插件更新,下班提早一小时。
有人担心“静态了还怎么做交互”。
Next.js 14的部分预渲染就是答案:外壳静态,内部坑位留给动态,请求来了再补数据,一次构建,两种产出,58%的 LCP 提升白捡。
Qwik 更狠,网页先给你看,滚动到评论区才下载对应JS,社交网站那种长页面再也不卡。
一句话,把“必须一开始就全量跑”的执念扔掉,思路瞬间开阔。
这场回归不是怀旧,是算账。
维护成本降 40%,带宽省一半,搜索排名白捡,开发头发多留几根。
框架作者也低头,不再比谁功能多,而是比谁能让开发者少写代码。
用户、老板、程序员三方同时松口气,上一次出现这种场面,还是 jQuery 被React 取代之前。
前端终于走出“炫技”青春期,回到“先让页面出来”这条最朴实的大道。
把 HTML 当骨架,CSS 当衣服,JS当配饰,而不是上来就全身挂满电子设备,走路都费劲。
网页快,才是真的帅;用户留得住,技术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