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我是青溪。一个左手自媒体,右手写小说,努力搞钱的95年女孩。
失踪人口回归了,最近一直在忙于焦头烂额的家事,公众号也一直是断更状态,加之没有太多灵感,掐指算来距离上次更新已经过去将近半个月。
其实对于写手来说,最头疼的就是找素材这个问题。没有素材,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战士没有武器般,
而要更新公众号,给大家带来情绪价值和干货价值,就更会多花心思在选题上。
像青溪这样的小说作者或写手,经常会面临这种窘境,这是最常见的写作状态了。
无论是高手、还是新手小白,这都是必然的过程,不必惊慌。
写作将近五年了,对于找素材方面也有了些经验,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平时收集素材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从书籍中寻找
三年前还是自媒体小白的我,第一次知识付费学习写稿。
我的写作老师就温柔的告诫我:没有灵感是常事,一定要多输入,才能有效输出。
所谓的输入,就是阅读。
古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这话诚不欺我。
那个时候,作为只爱读历史的我,从此开始涉猎各种类型,心理学、写作、自我成长……
从书中找到了各种灵感,写了一篇关于情绪羞耻的稿子,收到一笔50元还算比较高的稿费。
当然不光是书籍,碎片时间听播客、TED演讲、《奇葩说》里都有很好的素材,随便搜罗一下,就能写出一篇文章来。
2.从生活经历中寻找
最好的写作素材库其实就是你自己——这是我在看粥左罗老师《学会写作》这本书时最大的感悟。
无论是书籍还是各类播客,其实听的都是别人的人生。
而自己的经历对于写作来说却是最好的养料,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有另一个相同的自己。
有趣的灵魂才是最重要的,那是独属于你的世界。
公众号写作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利他,让人感觉到作者是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书籍的搬运工。
那如何深挖自己的经历呢?首先,先坐下来仔细回想,自己有哪些经历可以写:
写作中遇到的经历(踩坑/收获)、求职面试的经历(避雷/或者怎么收到HR的青睐)和自己的情感生活,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来源。
比如我,每天晚上除了会写复盘日记,复盘自己的工作计划外,还会写【青溪的碎碎念】和记录灵感,
记录我这一天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别人跟我说了哪些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再顺便写下几句自己当时的感想。
找到适合的选题,直接修改一套就可以了,也给自己码字提供了些许便利。
3.从他人的话和生活经历中找寻
一语惊醒梦中人这句老话,说得就是他人的一句话让自己猛然醒悟的瞬间。
我经常会有朋友跟我说一句话,让我找到灵感的瞬间,他人的感悟和吐槽有的时候仔细听听,还是可以挖出几个选题来写的。
我没有灵感了,就会跟朋友聊天,或者一些号主的成长群里去发言或者潜水,也许会有意外收获。
就比如这篇文章,其实就是在成长群里潜水的时候感觉朋友们所提出来的困恼。
甚至是社交软件也一样,小红书、知乎、抖音等等,网友提出来的问题以及一些段子,评论区下面的留言都是很好的素材来源。
只要稍微用心搜罗,就有写不完的选题。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世界上没有写不出来的东西,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生活和灵感的眼睛。
灵感其实很调皮,所想到的故事会轻易的从脑海里溜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灵感乍现的那一刻,记录下来,整理下来,最后把它写出来。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我常用的小tips:
在微信里单独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灵感群,然后把灵光乍现的选题记录下来,虽然有的时候并不能在当下就能形成大纲,最重要的还是记录,想写的时候往里面填写内容就可以了。
最后分享一句我最喜欢的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万事万物,别人再怎么说都只是建议,千言万语说得好,不如自己实际体验一回,毕竟,人生难得是体验。
只有体验一次,行动起来比对着空白文档发呆要好多了。
以上,祝大家灵感多多,下笔如有神。
-END-
图片:青溪原创
作者:沈青溪
排版:沈青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