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效的方法是:从ERP或WMS系统中导出现有的《现存量明细报表》。该报表详细记录了每个物料编码在仓库中的存放仓位、库存数量等关键信息,是仓管员了解库存现状的重要依据。
通常情况下,导出的数据为标准的一维库存表格式,主要包含存货编码、仓库名称、现存量等核心字段。本文将以这三个基础字段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这张基础报表挖掘出有价值的分析数据。
唯一信息
首先,可新建一张分析报表,用于统计各类“唯一值”信息,例如:唯一的存货编码数量、唯一的仓库名称数量等。这些数据有助于仓管员快速建立对仓库物料种类与存储分布的整体认知。
录入公式:
存货编码数C2=COUNTA(UNIQUE(现存量!A2:.A100000))
仓库名称数C3=COUNTA(UNIQUE(现存量!B2:.B100000))
公式解释:
使用 UNIQUE() 函数去除原始数据中的重复项,提取唯一值列表;
再通过 COUNTA() 统计非空唯一值的数量;
地址范围设定为 A2:.A100000 等大范围,是一种“语法糖”设计,预留足够行数以支持数据动态扩展,避免频繁调整公式范围,提升实用性与维护效率。通过上述方法,仓管员无需逐条查看数据,即可快速掌握仓库中物料种类的丰富度与仓库分布的广度,为后续精细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汇总类信息
除了统计唯一值之外,汇总类信息对于仓管员掌握库存分布和管理重点物料同样至关重要。例如:各仓库仓位的库存总量、各存货编码的总库存量等。这类数据能够帮助识别库存集中区域、高周转物料或潜在积压风险。
相较于传统的 SUMIFS 多条件求和公式(需手动设置条件区域、易出错、维护复杂),使用现代WPS中的动态数组聚合函数(如 GROUPBY)可实现一键自动汇总与分类统计,大幅提升效率与准确性,强烈推荐使用。B2录入动态数组函数:
=GROUPBY(现存量!B2:B300000,现存量!C2:C300000,SUM,,0,-2,现存量!C2:C300000<>"")
函数说明:
第一参数 现存量!B2:B300000:分组依据字段,即“仓库名称”(或仓位);
第二参数 现存量!C2:C300000:待汇总字段,即“现存量”;
第三参数 SUM:指定聚合方式为求和;
第四参数为空:未使用额外标签;
第五参数 0:不包含小计行;
第六参数 -2:按汇总结果降序排序(从大到小),便于快速识别库存集中区域;
第七参数 现存量!C2:C300000<>"":过滤条件,仅对数量非空的记录进行汇总,避免无效数据干扰。
注:此处将数据范围设定为 B2:B300000 等,预留了30万行的扩展空间,是一种“前瞻性设计”,可适应未来数据增长,实现公式长期稳定运行,减少维护成本。
输出效果:
该公式将自动生成一个动态汇总表,包含两列:第一列:仓库名称(或仓位)第二列:对应仓库的库存总量(按从高到低排序)仓管员可据此快速识别:哪些仓位库存最密集?是否存在个别仓位负担过重?库存分布是否合理?这为后续的盘点安排、动线优化、空间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统计SKU数
在完成各仓库库存总量汇总的基础上,仓管员通常还有另一个核心需求:了解每个仓库当前存放了多少个不同的物料(即SKU数量)。SKU(Stock Keeping Unit)是库存管理的最小单元,统计各仓库的SKU数有助于评估:
仓库的物料多样性;管理复杂度;存储空间规划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资源过度分散等问题。
根据ERP或WMS系统的数据规则,通常同一仓库中不会出现重复的存货编码(即每个编码在一个仓库内唯一),因此我们可直接对“存货编码”进行计数,即可得到该仓库的SKU总数。。
录入函数:
=DROP(GROUPBY(现存量!B2:B300000,现存量!C2:C300000,HSTACK(SUM,COUNTA),,0,-2,现存量!C2:C300000<>""),1)
函数解释:
核心聚合函数,按仓库名称分组;将两个聚合函数水平拼接;第一列:SUM;二列:COUNTA —— 各仓库SKU数量,用DROP去除 GROUPBY 自动生成的标题行(第一行为字段名),使结果可直接用于后续分析或报表引用,参数预计30W行,支持大数据量动态扩展,避免频繁调整公式
应用价值:通过此多维度聚合分析,仓管员可以快速回答以下问题:
哪个仓库管理的物料种类最多?是否超负荷?
高库存是否集中在少数SKU上?是否存在呆滞风险?
不同仓库之间的管理复杂度差异如何?是否需要优化人员配置?
这为后续的库存结构优化、仓储布局调整、盘点优先级排序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未完待续……